咱們和貴州塑膠跑道小編一起來看看:
在體育設施建設中,全塑型跑道的施工質量直接關乎運動員的體驗與安全,也影響著場地的使用壽命。下面將詳細闡述全塑型跑道的施工要求、前期準備、基礎處理、緩沖層施工以及放線劃線等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確保跑道施工的高標準與高質量。
A、施工要求
整個場地塑膠面層的鋪設需嚴格遵循設計規(guī)劃,塑膠跑道、輔助區(qū)和半圓區(qū)的施工必須符合標準GB 36246 - 2018、GB/T14833 - 2020、GB/T 22517.6 - 2020 。對于混凝土基礎,要求堅實且平整,具備適當排水坡度,強度達到建筑混凝土標準C25 。澆筑時原槳老面收光,施工前做好防潮層,澆筑后保水養(yǎng)護至少7天,整體固化養(yǎng)護期不少于28天。新水泥基礎澆制后需切割合理的溫度伸縮縫,以應對溫度變化對基礎的影響。
B、施工前準備
1. 工具檢查:對攪拌機、打磨機等施工工具進行檢查,確保其性能良好,能夠正常運作。同時,保持工具的干凈整潔,并有序擺放,便于取用。
2. 材料管理:材料進場后,按照使用順序將各類材料分類整齊擺放,并做好防潮防雨措施,避免材料受潮變質影響施工質量。
3. 測定放樣:施工隊入場后,使用校準后的經緯儀對運動場位置進行放樣,復測場地水準點及標高,從而確定塑膠鋪裝的施工范圍,為后續(xù)施工提供依據(jù)。
4. 施工工序規(guī)劃:結合本工程實際狀況,塑膠攤鋪遵循“先里后外”的施工工序。先施工兩半圓區(qū)域,再進行跑道鋪設,完成輔助區(qū)的施工,確保施工的有序性與高效性。
5. 基礎水汽測驗:在場地選擇3 - 5個區(qū)域,用薄膜緊密貼于地面,四周用膠帶完全密封,使薄膜覆蓋區(qū)域完全封閉。選擇中午12點至下午兩點進行觀察,通過測定薄膜內水汽蒸發(fā)量,判斷基礎水氣情況是否滿足施工要求。此步驟能有效避免因基礎水分含量超標導致后期面層出現(xiàn)起泡、脫層等問題。
C、基礎處理 1. 打磨強化: 檢查基礎整體強度,若出現(xiàn)起沙、起粉或局部強度不足的情況,需進行水泥固化處理,直至強度達到面層施工要求。使用水磨機對基礎進行整體打磨,使基礎表層形成毛糙紋面,增強與面層的粘接力。 2.酸洗清潔(依現(xiàn)場而定): 基礎打磨處理完畢后,先將基礎用清水濕透,再用10%的鹽酸稀釋液(即100公斤清水加10公斤高濃度鹽酸稀釋而成)均勻潑撒于基礎上,用掃把來回拖掃,之后用清水清洗干凈鹽酸。此步驟可進一步清潔基礎表面,提高基礎與后續(xù)涂層的結合力。 3. 找平修補: 在酸洗過程中標記出的積水區(qū)域,若積水較深或面積較大,用20 - 40目石英砂與單組份膠水按1:10的比例攪拌均勻進行修復。對于有沉降、開裂的基礎部分,修補后方可進行攤鋪。修補后的基礎平整度需滿足:3米直尺下間隙不大于6mm,且3mm - 6mm的間隙點數(shù)少于總檢測點的15%;或1米直尺下間隙不大于3mm,1mm - 3mm的間隙點數(shù)少于總檢測點的15%。對明顯凸出部分進行打磨處理。 4. 滾涂防水底漆: 基礎必須清理干凈且完全干透后,在鋪設前均勻全覆蓋滾涂一道防水底漆,為后續(xù)施工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,增強防水性能。
D、緩沖層施工: 1. 材料攪拌與刮涂:底涂層施工12 - 24小時后開始刮涂彈性層,本層厚度10mm 。首先將甲組與乙組按1:5的比例混合攪拌,之后加入分散性輔助劑(0.3gk/㎡),確保材料充分攪拌均勻。將攪拌好的材料運至攤鋪位置,根據(jù)用量倒料,施工人員按照設計要求手動進行刮涂。
2. 攤鋪程序: 在酸洗過程中標記出的積水區(qū)域,若積水較深或面積較大,用20 - 40目石英砂與單組份膠水按1:10的比例攪拌均勻進行修復。對于有沉降、開裂的基礎部分,修補后方可進行攤鋪。修補后的基礎平整度需滿足:3米直尺下間隙不大于6mm,且3mm - 6mm的間隙點數(shù)少于總檢測點的15%;或1米直尺下間隙不大于3mm,1mm - 3mm的間隙點數(shù)少于總檢測點的15%。對明顯凸出部分進行打磨處理。
3. 測量與鋪設: 準備好施工工具,按照工藝要求測量出施工線位置并放好施工線。鋪設時速度保持均勻,及時對露底、凹陷、凸起處進行修補或刮平。固化后,檢查全場,對不平整部分進行找平處理。
4. 厚度與平整度檢測:施工過程中及時跟蹤檢查攤鋪的厚度(控制在10mm)及平整度。對于不足10mm的區(qū)域及時進行填補、修正,當局部平整度和厚度出現(xiàn)矛盾時優(yōu)先確保厚度。安排專人使用長直尺檢測施工后的緩沖層平整度,對高度不一致區(qū)域進行標記并及時手工處理,保證高度一致。
5. 常溫養(yǎng)護: 緩沖層鋪設完成后進入常溫養(yǎng)護階段,養(yǎng)護期間保持表面干凈、干燥,嚴禁放置任何物品,禁止行人與機動車輛在上面行走。當表面站人無痕跡時,視為緩沖層已完全養(yǎng)護。
6. 面層噴涂:噴涂面料采用單組份噴面膠,將其與EPDM(直徑0.5 - 2、用量1kg/㎡)彩色顆粒攪拌均勻,用專業(yè)噴涂機在底層面上正反雙向各噴涂一層3mm厚的EPDM顆粒面層。第一遍噴涂時加入適量紅膠粉以增加覆蓋率,經過24小時保養(yǎng)后即可進行劃線。
五、放線劃線:面層鋪裝完成后,行全場清潔衛(wèi)生工作,隨后開始放線劃線。首先用經緯儀復校七個基本樁點,調校誤差并確定后,按照國際田聯(lián)標準進行測量,畫出各種標志線。以此為基準,用鋼尺劃分分道線,用鐵釘定點,再用具有一定韌性的魚絲線將直線各點縱橫相連。將線槽基準線與定位線對齊,調好線漆后開始噴分道線,噴線時嚴格控制線寬誤差在規(guī)則允許的限度內,確保各項目的起點、跨欄欄距、搶道線、接力區(qū)等標記無誤 。
當然了以上只是建議而已希望對咱們這邊有幫助,如有侵權聯(lián)系刪除。